卓溪中正部落介紹


Sinkan(部落名)此名稱係一日語發音,其義不詳,也有說是「很高的山」之意,其音近玉里鎮的酸柑。此部落的族人歷經四次遷徙,最後才選定現在居住的地區。目前中正部落涵蓋卓溪村14鄰範圍。
    此地布農族屬於tapanual(巒群),氏族有tanapima(漢姓為「高」)、istasipal(漢姓為「林」)、sunavan(漢姓為「周」)、longbiman(漢姓為「王」)。

林水源的口述說卓溪中正部落的祖先居住在南投tak banuaz這個地方,之後慢慢遷徙,遷徙到abulanistasipal氏族)、tatalungtanapima氏族)、asang daingazisinkaunan氏族)等地方居住。tanapima的慢慢的遷移到卓溪村的淺地帶,算是拉庫拉庫溪流域最早接近玉里的氏族。
後來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候,為了開採山林資源,所以管制蕃人的行動,其中asang daingaz被日人選為駐在所,設立教育所、警察廳。祖先生活受到限制,所以發動大小規模、次數不一的襲警行動,日本人有感於反抗的次數愈頻繁,所以希望這些居住在山頭上的布農族可以遷移至山下居住,所以在panitaz(卓溪下部落)設置新的教育所。日警柔性勸導布農族人下山接受文明教育,上午學習日語,下午則是勞力為日本樟腦事業工作。而istasipa家族則是被日本集團移住,叫他們下來的,林啓南耆老這樣口述為什麼日本人要把他們弄下:
Miliskin tu lipun tu pisihalu punas tu di.na saun masnava uvazaz.教育後面pisihalu dau a.napisihali tahu makai munkuma, dalaq.日本是想說要把我們在山下安頓好,要教育我們的小孩,好好教育後代。並且要弄一塊地讓我們蓋房子和開墾。
    約莫1930年左右,一場颱風的大洪水,沖垮了大半建築設施。日本人將部落遷移到現在卓溪鄉公所區域。本來遷移至此居住的族人,因這場風災,大多族人又返回原來在山上居住的地方。有些族人則往內遷移至下部落,有些則遷往batakan(現今卓溪村上部落)居住。而中正部落山頭上的布農族人又返回原來居住的地方(如綠色箭頭所示)。隨後日本人又要求當地的族人往下遷移居住(如藍色箭頭所示)。因為該地風大,當時又是居住在茅草屋,每逢颱風家裡就會被吹走。最後,日本人選擇山腳下給布農族人居住(如黑色箭頭所示)。


所以從上面的遷移史中,可以了解中正部落有來自abulanistasipal氏族、tatalungtanapima氏族、asang daingazisinkaunan氏族。這三個來自不同地方的氏族來到中正部落,各自舉辦自己的祭典。為什麼最後會合在一起,林水源這樣說,每當一個氏族要舉行射耳祭時,其他氏族也要跟著休息,並且要殺豬補償休息工作的時間,所以射耳祭當中不能去山上,種的農作物都會變黑黑的。所以老人家又改變說:開會說部落現在是統一舉行,才有現在的演變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